今天中午回娘家,簡單蒸片鱸魚、煮湯、帶條絲瓜,姊姊帶了豬腳麵線、香腸、土雞,我們兩人都帶了蛋糕回家,簡單吃一餐。
當了母親以後,其實我很糾結,因為對孩子的期待是沒有期待,要求是健康平安,只要好好的長大,成年後為自己的行為負責,我會負責自己的老年生活不打擾孩子的生活。
或許是我有自己的想像,也就不太諒解原生家庭,但就會一直掙扎著,那些煩躁、不安、文字與聲音的情緒勒索不間斷持續著,直接影響了我,影響了我很多的態度和決定,也讓我時常在懷疑自己幸福與否?
我沒有特別期待過節,即使生活就是要有儀式感,要家人一起吃頓好吃的,要送個禮物,感受被在乎的感覺,沒有人不喜歡吧?
最近看了一本書,提到儀式感的想法,我很喜歡,寫著「儀式感應該在生活質感的延長線上,若不顧生活的實際情況,僅僅去追求表面的儀式感,只會自欺欺人,浪費生命。你只需要恰到好處的儀式感,不盲從、不偽裝、置頂內心真實的感受。」
看到這段落,我對生活的態度又不太一樣了,我沒有不期待特別的日子,也對生活抱有熱情,期待驚喜,也特別期待日常的確幸帶來的儀式感。只是在一個正常的人生裡,我不需要營造假象,我的日常不是你們想像中網紅網美的夢幻泡泡,反而是八點檔戲劇人生。
/
但我還是要說,昨天下課阿福拿著學校老師幫忙一起完成的作品喊著媽媽母親節快樂,我還是感動得快哭了。
結果⋯⋯
因為我昨天放車上沒拿下來,今天在外面我就跟他爸說誒這是阿福送我的母親節禮物!
阿福立刻說:不是,這是我的。
靠腰啊哈哈哈哈哈哈哈哈